111.jpg
何羅魚

傳說中異魚名。一首而十身。其說始見於先秦。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「譙明之山,譙水出焉,西流注於河。其中多何羅之魚,一首而十身,其音如吠犬,食之已癰。」

一說其原型為章魚。


長右

【原文】東南四百五十里,曰長右①之山,無草木,多水。有獸焉,其狀如禺②而四耳,其名長右,其音如吟,見則郡縣大水。——《山海經》


陸吾

陸吾又被稱作開明獸,本是黃帝都城崑崙丘的守衛,他把自己化裝成老虎的樣子,這樣便可以獲得老虎的威嚴和力量。只是不知為何會出現在蜀山的神龍殿之中,而且似乎忘記了原本的職責,只知道單純的阻擋一切進入神龍殿的人。陸吾神掌管這「帝之下都」還兼管「天之九部」。

陸吾,昆吾神獸,身如白虎,有九首。相傳是西崑侖山西王母娘娘的守門神獸,上古天帝時期曾是天帝看守天宮寶庫的神獸。


比翼鳥

又名鶼鶼、鶼鰈、蠻蠻。此鳥僅一目一翼,雌雄須並翼飛行,故常比喻恩愛夫妻,亦比喻情深誼厚、形影不離的朋友。

《山海經·海外南經》:「比翼鳥在(結匈國)其東,其為鳥青、赤,兩鳥比翼。一曰在南山東。」又

山海經

《西山經》:「崇吾之山......有鳥焉,其狀如鳧,而一翼一目,相得乃飛,名曰蠻蠻,見則天下大水。」

《山海經》亦雲:「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,相得乃飛,名曰蠻蠻。」

《博物志余》講得更為詳細:「南方有比翼鳥,飛止飲啄,不相分離……死而復生,必在一處。"「如此奇異的鳥,古人必然要附會於一定的休咎兆驗。

《山海經》說「見則天下大水」,說比翼鳥的出現預兆洪水滔天,是咎徵。此外諸說則多為休應,

如插圖

《博物志·異鳥》:「見則吉良,乘之壽千歲。」

《瑞應圖》:「王者德及高遠,則比翼鳥至。」如此等等。

《逸周書》曾載,周成王大會諸侯時,曾有人以比翼鳥進貢。比翼鳥是什麼樣子的呢?傳說它是一目一翼,不比不飛,帶有較多的感情色彩,後世常用比翼齊飛形容夫妻生活和諧美滿。

《爾雅·釋地》:「南方有比翼鳥焉,不比不飛,其名謂之鶼鶼。」郭璞註:「似鳧,青赤色。」

三國魏曹植《曹子建集·送應氏》詩之二:「山川阻且遠,別促會日長,願為比翼鳥,施翮起高翔。」

唐白居易《長慶集·長恨歌》:「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。」


青鸞

五色鳳凰之一,另四色分別為朱雀、鵷yuan雛、鴻鵠、鸑鷟yuezhuo。

青鸞為崑崙西王母伴鳥,其色青藍,其身大小如鶴,常作西王母使者出現。


滅蒙鳥

滅蒙鳥在結匈國的北邊,這種鳥是青色的,卻有紅色的尾巴, 也叫孟鳥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6nm8qzm.html






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、地理、植物、動物、礦物、物產、巫術、宗教、醫藥、民俗等
他也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 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
或許神獸有些是捏造出來的 但還是得相信他們可能真的存在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