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值得討論的論點是"催孩子",
欲速則不達呀,很多東西其實也都是急不得的,
不過今天是要考論"催孩子"的延伸版,「管孩子」。
試問,如果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催他,
那麼最徹底的毀掉呢?
這裡想討論的是,如果想要毀掉一個孩子最徹底的方法就是管住他!
但先說一下,我們今天說的「管」不是管束、教育,
而是「控製」孩子。
父母總是在幫孩子做選擇嗎?
小從幫孩子選穿什麼顏色的衣服,剪什麼髮型,吃飯要點什麼,才藝要學哪一種,科係要唸哪一個,甚至連孩子畢業想做什麼工作,另一半長的是圓是扁都想管。
孩子的生活受到全方位幹涉,這樣的人生根本是一場災難...
「我是你媽,難道我會害你嗎?」沒錯,你就是在害他!
常常說「我是為你好」,這句話其實很傷人,因為這種父母習慣用愛綁架孩子,而且通常毫無自覺,我們也可以說這一類父母不是故意的,他們打心底認為自己的人生經驗,可以完全復刻在下一代的身上。
如果孩子反抗父母,他反抗的是父母的決定嗎?
錯!他是在質疑父母的愛!
這多嚴重啊,所以一次兩次十次之後,孩子漸漸被父母吞噬了自我,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,甚至到最後變得毫無自己的想法。
公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導演陳慧翎曾說,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曾經恨過自己的母親,長大成人後才意識到父母也並不成熟,終於有所釋懷。
她在為人母之後,認為這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,媽媽雖然有為孩子犧牲奉獻的精神,卻很容易地變成對人情緒勒索的人。
尤其,華人世界對母親的要求又非常多,在這種狀況下,父母和孩子同樣都在受苦,家庭的美好價值不應該是小的聽大的;大的聽老的,人生又不是在演魁儡戲,父母應該要訓練孩子成為獨當一麵的人,而非將天生就是獨立個體的小朋友,券養成沒有自我意識的小木偶。
史丹佛媽媽陳美齡:如何培養孩子做出聰明的選擇?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定要有界限,然而父母親往往因為太愛孩子,沒有意識到自己習慣於掌控孩子,不斷越界的後果,可能將孩子越推越遠,或是影響孩子以後成家的幸福和諧,例如:媽寶男婚後比較容易牽扯出婆媳問題。
知名的史丹佛媽媽陳美齡,把自己的3個孩子全都送進史丹佛大學,當別人問她:妳怎麼教出這麼聰明的小孩?
而且還是3個!
陳美齡認為,每一個孩子的習性與特質天生不同,為人父母,最重要的任務不該是為孩子鋪好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康莊大道;人生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,因此培養孩子能做聰明的選擇,是非常重要的。
從何培養呢?
第一步就是不要再替他做選擇,有凡事都要管的控製型父母在身邊,孩子怎麼學會為自己負責?
有一種父母,不一定將孩子送入名校,但他們絕對是值得欽佩的父母,他們在孩子年幼時,給予強烈的親密歸屬感,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學會得體的放手,不再強行介入,這就是一種聰明的選擇,父母不能不管,但要有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