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踝關節位於小腿與足部的交界處,幾乎承擔著整個身體的重量,是人體至關重要卻又十分脆弱的部位。踝關節內側是一條三角形韌帶,外側從前往後分別排列著距腓前韌帶、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。由於內側三角形韌帶較厚,腳踝扭傷的原因大多是腳尖過度向內扭轉,腳外側著地造成的外側距腓前韌帶拉傷。

數據顯示,腳踝扭傷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%左右,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它如此高發呢?主要有以下幾點:

劇烈運動。

人們在進行籃球、足球、排球、跳繩等運動時,往往在某一個瞬間需要以較快的速度奔跑或者起跳,這時可能會出現單側腳著地的情況,腳踝壓力過大容易引起關節錯位和拉傷。

鞋子不合適。

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腳踝扭傷的概率遠高於喜歡穿平底鞋的女性,因為高跟鞋使腳踝與地麵之間存在一段距離,腳踝負重較大,一旦落腳不穩,十分容易扭傷。除此之外,鞋子磨損嚴重、鞋子不合腳等情況也有可能導致腳踝扭傷。

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

腳踝本身較為脆弱。

由於體質差異,有些人的踝關節天生就不如別人堅固,可以通過一個單腳平衡實驗進行測試。雙手在胸前合併,指尖朝上,一條腿保持自然站立姿勢,另一條腿抬起,若不能保持平衡30秒以上,說明該側腳踝較為脆弱,支撐力不足,容易扭傷。

有腳踝扭傷史。

腳踝扭傷後會引起韌帶鬆動和關節損傷,如果沒有做好保養,容易產生功能性障礙,降低穩定性和協調性,出現「習慣性崴腳」的情況。

一般來說,腳踝扭傷也分不同的程度。輕度扭傷時韌帶受損較小,患者還可以緩慢地走路。中度扭傷時韌帶受到明顯的拉傷,腳踝處有紅腫現象,患者感受到疼痛,難以正常走動。重度扭傷時韌帶大範圍拉傷甚至出現斷裂,腳踝處可能會骨折,紅腫現象嚴重,疼痛劇烈,需要立即就醫。意外總在不經意間發生,當自己或身邊人扭傷腳踝時,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呢?

下麵教給你「RICE」原則

1、「R(Rest)」。

當腳踝扭傷後應即刻停止所有的運動,在其他人幫助下移動到適宜的環境裡等候就醫。並且,在腳踝扭傷後的兩到三天內盡量選擇臥床休息,避免使用受傷腳踝發力,減少其負重,以免造成二次損傷。

2、「I(Ice)」。

腳踝扭傷後,一些較細的血管會發生破裂,血液流至腳踝處,出現腫脹現象,此時進行冰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縮,減少血液循環,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。但是,冰敷必須在扭傷後24-48小時內進行,且不可直接用冰塊敷在疼痛部位,可以選擇毛巾或者冰袋,避免凍傷。

3、「C(Compression)」。

扭傷後需要儘快使用繃帶對腳踝處進行包紮,繃帶纏繞施加的壓力可以抑製腫脹和出血,減輕疼痛。患者手持繃帶由腳外側至腳內側,由腳掌至腳踝呈「8」字形纏繞。注意繃帶要選擇正規且有彈性的,包紮時力度適中,尾端打結或用別針和膠帶固定好。

4、「E(Elevation)」。

臥床靜養和平日睡覺時可以在扭傷的腳踝下墊一個柔軟的枕頭,使其略高於身體水平線,堅持三天左右不僅能避免腳踝恢復期受到碰撞,還能有效緩解腳踝充血,消除腫脹,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。

腳踝扭傷雖然十分常見,但卻阻礙著人們正常的工作和出行,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,帶來了極大的不便。因此,日常運動時要注意做好拉伸,選擇合腳的運動鞋,遠離凹凸不平的地麵,不小心扭傷時不要慌張,遵循RICE原則冷靜處理,避免誤區才能儘早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