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,這一點可不是我們自吹自擂,而是在16世紀葡萄牙人發現台灣時,發現台灣高山峻嶺、林木蔥鬱,忍不住被台灣的美給震懾,驚呼「Ilha formosa!」(好美麗的島!)也因此在國際場合上也有許多國家會用「福爾摩沙」來稱呼台灣。
「福爾摩沙」等於「美麗的島嶼」等於「台灣」,這個觀念我們從小聽到大,早已根深蒂固於每個人的腦海中,但你知道嗎?這件事可能是個美麗的錯誤啊!
因為中研院的研究員在翻遍了16~17世記的外文文獻中,完全沒有找到有葡萄牙人驚嘆台灣之美的證據,且大多數的葡萄牙文獻都以「Lequeo pequeno」(小琉球)來稱呼台灣,直到1580年代西班牙人的航海文獻才出現As Ilhas Fermosas(美麗諸島)一詞,可證實反而是西班牙人更早以福爾摩沙來稱呼台灣本島。
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美麗錯誤呢?中研院研究員認為這應該來自一部台灣史的謠言,這部台灣史寫道:「葡萄牙人航經台灣海峽,遙望台灣,樹木青籠而美麗,乃譽之為美麗之島(Ylhas Formosa),於是台灣之名,遂廣播於世,而啟歐人覬覦之心矣。」
根據史料表示,葡萄牙王室製圖家Lopo Homem確實在1554年時繪製了一幅海圖,把北回歸線以北、一個狀如變形蟲的島嶼標名為Fremosa,但學者也發現,其實當時葡萄牙人讚嘆的「福爾摩沙」,可能不是指台灣。
根據《研之有物》網站,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翁佳音與編輯黃驗完成的專書《解碼臺灣史 1550-1720 》提到,記載的福爾摩沙在地理位置上是西北東南向,總長約100公里,但台灣是東北西南向,總長400~500公里左右,從這裡就可以推測,葡萄牙人當時眼見的福爾摩沙,極可能是指沖繩,而不是台灣,並表示,當今教科書中葡萄牙人讚嘆台灣為美麗之島的起源,應是來自後人推論後的想像。
研究人員解釋,指出1584年西班牙船隊行經台灣時,在航海誌上首次稱讚台灣是As Ilhas Fermosas(意思為美麗諸島),後來西班牙人在繪製海圖時,再將當時的台灣稱作Hermosa(艾爾摩沙)。一直到荷蘭治台後,這才確立Formosa(福爾摩沙)一稱,從那之後,才確立西方國家對台灣的稱呼。
via
沒想到「福爾摩沙」形容的居然不是台灣啊,但就算不是台灣,在小編心裡,台灣永遠還是那座最美的寶島啦!分享出去,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