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,劉先生帶孩子到海南三亞一個遊客足跡稀少的海灘尋找一些貝殼、海螺之類的小玩意,小孩竟然意外地在岩石縫裡發現了一枚貌似螃蟹的石頭。周圍的人見到後,立刻以羨慕的口吻告訴我:這應該是漲潮時衝上來的上億年才形成的螃蟹化石,平時極為難見。
回家後仔細觀察這枚螃蟹化石,長72毫米,寬51毫米,厚20毫米,重102克。外形輪廓完整,螃蟹的兩隻眼睛都完好無損,幾乎跟真螃蟹一樣。由於長時間把玩,原本粗糙的表面已變得潤滑且帶有光澤。一些喜歡收藏的朋友賞玩過後,均表示希望買下,但他都婉言拒絕。一位朋友聽說他撿到此寶貝的經歷後,甚至還特地乘飛機到三亞,去我尋找過的地方「復察」,但最終無功而返。
螃蟹化石屬古生代的無脊椎節肢動物化石,質地堅硬,敲之聲響似瓷片碰擊。螃蟹在大自然中形成化石的機會是極少的。螃蟹化石來自上億年前的古生代,因環境或突然的地殼變遷,螃蟹來不及躲避大自然的災難,被掩埋在地下。在之後漫長的歲月里,極少數沒有腐爛的史前螃蟹遇到適宜的環境,在漫長的環境變遷里一點點的質變過程中逐漸石質化,最終形成了稀少的螃蟹化石。
如此稀少且積蓄了上億年歷史的螃蟹化石,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。對他而言,原本一次普通的出門旅遊,竟成為一次尋寶之旅,並有幸得此一枚螃蟹化石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