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講的這對夫妻,很有意思。名字也很配:男的叫馬奎斯,女的叫梅賽德斯。

 

4月17日,是加布列·賈西亞·馬奎斯去世4週年的日子。

這位哥倫比亞作家,名字一長串不那麼好記。

可提起他最有名的作品,你一定再熟悉不過:《百年孤寂》、《愛在瘟疫蔓延時》、《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》等等,各類作品20多部。

1982年,馬奎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,和30年後的莫言一樣,強項都是魔幻現實主義。

才子大都多情,馬奎斯也不例外,他喜歡各種女人。

 

《愛在瘟疫蔓延時》男主角阿里薩,心裡住著唯一的女神費爾米納,身體卻從來沒安分過,幾乎是一部一百多年前的渣男實錄。

他的情人類型包羅萬象,黑的、白的、混血的、老的、少的,每一位都有過人之處。

老馬筆下的阿里薩,明顯帶有自己的印記。

老馬也和阿里薩一樣,有黑暗的情慾世界,也有一生鍾情的女神。

不是別人,就是他的妻子梅賽德斯,《愛在瘟疫蔓延時》扉頁上寫著「此書獻給梅賽德斯」,把狗糧撒遍了全世界。

兩人的故事,妥妥的早戀。

▼《愛在瘟疫蔓延時》劇照

 

1945年,當時只有18歲的老馬在一次舞會上遇見有埃及血統的梅賽德斯。

姑娘是鎮上一家藥舖老闆的女兒,當時才13歲,小學剛畢業。

梅賽德斯驚艷了馬奎斯,他形容她「尼羅河蛇一般的嫻靜之美」。蛇,還嫻靜?這比喻果然魔幻。

老馬對姑娘一見傾心,當場求婚,顯然姑娘當時沒在乎他。

但老馬不放棄,堅信她一定會嫁給自己,鞍前馬後獻殷勤。

▼馬奎斯筆下的費爾米納有妻子的影子

 

他描述心中的女神:骨架修長,身材苗條挺拔,清澈的杏核眼,寬鬆的絲綢襯衣,長珍珠項鍊,緞面高跟鞋……這氣質衣品也太好了吧。

對於一個未經世事的女生來說,男人的死纏爛打,往往無堅不摧。

馬奎斯職業是記者,東奔西走,但一封又一封熱情洋溢的情書,還是讓梅賽德斯繳械投降。

但他倆聚少離多,梅賽德斯變成了林黛玉,多愁善感、愛哭。

▼現實中的梅賽德斯

 

兩人靠寫信談了足足13年戀愛,這中間,馬奎斯交過許多女朋友,他自己後來說:曾經與514個女人有過至少一次露水之情,多次被捉姦在床,差點被情人的丈夫一槍殺掉,還曾經剛下床就遭到對方敲詐,被搶光身上所有的錢。

這樣一個浪蕩男子卻宣稱,自己只愛梅賽德斯一個,還把她叫做「神聖的鱷魚」。

1958年,31歲的老馬和26歲的梅賽德斯結婚了。

老馬雖然渣得可以,為人卻挺實誠,向老婆坦白了過往的艷遇。

梅賽德斯不知怎麼想的,驚人的寬容,說「下不為例就行」。

 

婚後,梅賽德斯變成了主婦。剛開始,她做飯經常燒焦,煎的雞蛋和肉排無論賣相還是味道都難以描述。

但沒多久,她就成了稱職的賢惠主婦,在老馬的朋友圈裡很有名。

夫妻倆生了兩個孩子,老馬創作《百年孤寂》時,寫到一半家裡的錢就花光了,他們只好把汽車賣掉過日子。

後來賣車的錢也花光了,梅賽德斯就去當舖賣掉首飾、電視機、收音機,生活艱難至極,丈夫的寫作卻沒有受到影響。

 

事後老馬回憶起來,感動得要命:「我不知道她是怎麼讓肉店老闆賒給她肉,麵包師傅賒給她麵包,房東答應她晚交9個月房租的。」

《百年孤寂》完稿後,夫妻倆去郵局寄稿子,連郵費都不夠。

梅賽德斯又把吹風機、電暖氣、攪拌機等一大堆家庭用品當掉,才順利寄走了書稿。

好在,這部「拉丁美洲的聖經」很快就出版了,風靡一時,據說訂單洶湧得「像亞馬遜河的水量一樣」,老馬一下子賺了很多很多很多錢…… 

老馬也算是非常感恩,許多次公開表達,沒有妻子就沒有《百年孤寂》問世。

 

走紅之後,記者問他:「你認識的人裡,誰是舉世罕見的人?」

老馬回答:「我的妻子梅賽德斯。」

2014年4月17日,87歲的馬奎斯在墨西哥去世。

垂暮之年的梅賽德斯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,送他走完最後一程。

▼老年時的夫妻倆

 

這兩人的愛情實在奇異,有過那麼多狗血、八卦和不堪,卻也經住了流年的考驗。

對多數女人來說,心裡念著一個人,肉體卻睡過很多人,這樣的伴侶絕對沒法接受。

因為罕見,才是傳奇,傳奇就意味著:好看、好玩,值得緬懷卻無法被普通人效仿。

▼《愛在瘟疫蔓延時》劇照

 

不過,一輩子不正經的馬奎斯,對愛情卻有過一番認真的表達:「我不認為情愛是一種短暫的、不計後果的襲擊。我認為,情愛是男女雙方一種文火慢燉的關係。 」

這個嘛,倒是真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