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讓父親坐在輪椅上,我推著他跑步,哪怕是一小步都行。」

可惜,Rick的這個夢想永遠都實現不了,因為他從出生起便腦部受損,不能說話,不能走路。

命運為你關上一道門,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。

老爸Dick不僅是他生命裡的那扇窗戶,更是照進窗戶的暖陽。

因為老爸的不放棄,不僅把兒子培養成一位優秀的大學生,還用輪椅推著他參加1000多場馬拉松、鐵人三項比賽,他們還一起滑雪、爬山、演講,環遊美國。

「兒子的笑容就是我的動力。」上千次的體育競賽,能換來兒子的快樂,值了。

因為愛你,所以堅持,所以願意為你變身「鐵人」,想你變得更好。

198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賽場上,來了一對特殊的參賽者。

43歲的Dick Hoyt正積極地活動手腕、腳腕,調整呼吸,而他21歲的兒子Rick Hoyt正歪歪斜斜地躺在他面前一輛特製的輪椅上。

在一眾年輕力壯的參賽者裡,這對父子格外顯眼。

 

「他要推著輪椅參加馬拉松比賽嗎?」「能跑完全程嗎?」人群裡不斷有人竊竊私語著,但這並未影響到這對父子備戰的心情。

因為這樣的目光,他們早已習慣了。

「每個人都有跑步的權利,雖然我的兒子離不開輪椅,但我可以推著他一起跑。只要他開心,怎麼跑都是對的。至於別人怎麼說,隨他去吧。」

 

隨著起跑的槍聲響起,老爸推著兒子隨人群一起奮力向前跑去。

Rick雖不能動,不能說話,但他的眼睛裡有著抑制不住的激動,他從未像今天這麼開心過。

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的鐵人老爸。

 

故事要從Rick出生那年說起。

由於臍帶纏繞造成腦部缺氧,Rick一出生便被判定有嚴重的腦損傷。

醫生斷言,他下半輩子注定是個植物人。

但對老爸來說:「在醫生建議我放棄的那一刻,我看見Rick的目光繞整個屋裡轉了一圈,最後停留在我身上。他的眼睛裡充滿了生的慾望。」

那一刻,他決心和妻子以自己的力量養活並教育這個孩子。

 

他們在屋裡所有的顯眼處都掛上字母表,每天看著他的眼睛比劃口型,教他學認字母。

一段時間後,Rick竟然能夠掌握全部字母表。

經過長期觀察和實踐,他們發現,雖然兒子部分大腦受損,無法說話行走,但並非當初醫生說的那麼嚴重。

 

在Rick11歲時,倔強的老爸找到塔夫茨大學幾位專家幫助解決他的交流問題。

可剛見面,專家便下了定論:「他沒有腦部活動,這個問題沒法解決。」

「你們可以試著給他講個笑話,他可以的,真的。」

專家們半信半疑地講了個笑話給Rick聽,沒想到,他竟然真的笑了,這讓專家們很是興奮。

他們特地為Rick製作了一部能用頭側面控制滑鼠的電影,這意味著他終於可以「開口」說話了,而且還可以上學了。

 

只要Rick做出點頭等輕微的頭部動作,電腦指示器就會出現一連串紅色字母,他可以選擇其中他想要表達的字母,然後用頭輕輕碰一下開關,電腦就能鎖定這個字母,若干字母連在一起,透過機器發聲,他就可以和外界正常對話了。

很多人猜想,Rick說的第一句話肯定是「Hi,Dad」,或者「Hi,Mom」,但沒想到,他說的卻是「go,bruins。」(他在為電視上美國冰球聯盟比賽決賽中的棕熊隊喊「加油」)

老爸第一次知道,原來兒子是如此的熱愛運動。

 

15歲那年,Rick的一位同學因車禍意外癱瘓了,學校為此舉行了一場跑步籌款。

放學後,小Rick很認真的跟老爸說:「我想參加。 」

老爸有點震驚,卻又毫不猶豫的答應了。

雖然兒子沒法獨自參與,但他可以推著兒子的輪椅一起跑啊。

又沒有人規定這次跑步必須怎樣,只要跑起來,跑完全程,就對了。

 

就這樣,他推著兒子的輪椅跑完了全程。

雖然得了個倒數第二,但這並不影響父子倆的心情,因為他們真的做到了!

當天晚上,Rick告訴老爸:「跑步的時候,我一點都沒感到自己跟別人有什麼不同。」

這句話,徹底改變了老爸的一生。

 

他專門訂購了一款方便跑步時推行的輪椅,每天推輪椅跑步送兒子上學;

回家後,他會在輪椅上放上同等重量的沙袋,反覆練習;

游泳、騎自行車,這個以前全都不會的老爸統統從頭學起……

他還主動提出要和兒子一起參加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。

 

但他們的請求卻被組委會拒絕了。

對組委會來說,讓兩個毫無比賽經驗的人,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推跑方式參賽,根本不可能。

其他人也壓根不相信他們能跑出什麼名堂。

 

他們當然沒有就此放棄。

老爸帶著兒子參加了所有能參加的跑步比賽,不斷練習長跑,還為他們起了個名字「Team Hoyt」。

被拒絕又怎樣?不信任又怎樣?

只要跑步能帶給兒子快樂,不論在哪兒,不論怎麼跑,不論要跑多久,他都會堅持下去。

 

在不斷的參賽中,Rick還交了幾個知心「跑友」,每次賽前都要跟朋友打賭誰贏誰輸,輸了的一方要把對方的號碼牌掛在臥室,激勵自己下一次要贏。

終於在1983年,「Team Hoyt」因超快的速度獲得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資格。

雖然那次他們同樣取得了倒數第二,但只要跑的痛快,跑的開心,名次什麼的才不重要呢。

 

此後多年裡,這對父子越跑越勇。

他們一共參加了大大小小1130場跑步比賽,其中包括72場馬拉松比賽,僅波士頓馬拉松賽,他們就參加了32次。

最好的一次成績是2小時40分47秒,跑過馬拉松的都知道,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成績,距離世界紀錄只有35分鐘的差距。

而這,可是老爸推著兒子的輪椅跑出來的。

2013年,波士頓馬拉松組委會專門為他們建立了一尊銅像,就安放在波士頓馬拉松的起點處。

 

在朋友鼓勵下,這對父子還挑戰了200多次「鐵人三項」比賽。

所謂「鐵人三項」,就是一天之內,在河裡游泳3.8公里,然後騎自行車180公里,最後跑完42公里的馬拉松,中途不得停留,不得有他人幫助。

 

為了應賽,45歲的老爸不得不在工作之餘,堅持每週四天,每天抽出5小時進行高強度訓練。

而Rick也要學習基本的漂浮,並在騎行過程中,努力不讓自己因冷得發抖而導致肌肉抽筋,以免對老爸的騎行造成干擾。

比賽時,他要抱著50公斤重的兒子上下皮艇,根據規定,這一動作都只能他自己獨立完成

 

比賽時碰到下雨天,也是常有的事情

 

兒子的笑就是老爸堅持下去的動力

 

在1985年的父親節上,「Team Hoyt」第一次參加了鐵人三項比賽,這次依然是倒數第二名。

很多人都勸他放棄,可這倔強的老爸認為這是兒子送給自己最好的父親節禮物,他要帶著Rick繼續參賽,繼續跑下去,讓他永遠都這麼開心。

 

比賽之外,他們一起滑雪、爬山、演講、環遊美國……

在老爸的幫助下,Rick不但考進了波士頓大學特殊教育系,畢業後還順利留在波士頓大學的電腦實驗室工作,幫助研究開發一個名為「鷹眼」的系統,它能幫助癱瘓者透過眼球運動控制同電腦相聯的輪椅。

他們還共同以「Team Hoyt」的名義建立了一個基金會,除去幫助Rick參加各種比賽外,每年還會幫助很多像他們這樣的人參加比賽。

每一次比賽,都有不少人舉牌、拉橫幅為「Team Hoyt」加油助威,有人還會專門跑來對Rick說,我們就是為你而來。

 

2014年,這對父子最後一次一起參加了波士頓馬拉松。

自此後,老爸的工作將由志願者接力,他們將繼續推著Rick奔跑在賽道上。

Rick曾說:「我父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,因為他拯救了我的生命。」

而老爸說,實際上Rick也拯救了他。

因為兩年前,醫生在健康檢查時發現他的一處動脈已經95%堵塞,如果他不是經常性的體育鍛煉,可能15年前就死於心肌梗塞了。

 

很多媒體都稱老爸是英雄,創造了奇蹟。

但老爸不這麼想,他覺得自己只是藉給了兒子一雙腿,而兒子則還給了他這世上最大的快樂。

能夠守護兒子的快樂,是老爸終生的信念和幸福。

 

一千個跑者,有一千個愛跑的理由,一千種跑法和態度。

跑步如此,人生也是,何必為自己設限,何必一味追求更快更強,興之所至,隨意和自由才是常態。

對老爸來說,因為愛你,所以堅持跑下去,所以願意為你變身「鐵人」,願意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帶你丈量世界,帶你見證前所未有的精彩。

對正在看故事的你來說,跑步又意味著什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