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如果有幸在93年聽過海闊天空,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了。就如崔健和羅大佑的歌,現在聽一點都不流行,不好聽一樣,但是有幸在當年聽到的就是一輩子的回憶。
香港殿堂樂隊Beyond,用永不熄滅的音樂之光,照亮了一代人前進的道路。他們的音樂言之有物,不僅青春激蕩,而且還充滿力量。1993年,Beyond推出黃家駒生前在香港的最後一張粵語專輯《樂與怒》,留下經典言論「香港沒有樂壇,只有娛樂圈!」這句話至今被樂迷們津津樂道。 在那個這個音樂精神少有的時代,商業化腐蝕著音樂人,以歌明志的Beyond,更顯得彌足珍貴。
Beyond樂隊在黃家駒的帶隊下,離開香港東渡日本拓展音樂事業。令人痛惜和遺憾的是,一個月後,家駒在東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時,不慎從舞臺跌落,昏迷一周離世。此去成殤,竟為訣別。 《樂與怒》原本是紀念Beyond成軍10周年的瀝血總結之作,同時也是樂隊達到音樂巔峰的極品專輯,卻成為家駒最後的絕唱。 這張專輯曲風多元題材深刻,彙聚了流芳千古的《海闊天空》、搖滾重金屬的《我是憤怒》、以及絲絲柔情的《情人》等經典雋永作品。
Beyond還試圖站在更高的高度,擔負起流行音樂的社會責任。專輯中的《命運是你家》,便是其中佼佼者。如果你瞭解這首歌的背景,會對Beyond樂隊散發出的人文之光更加欽佩。1993年5月,Beyond在香港舉行《我哋呀》不插電演唱會,主要演唱了《樂與怒》專輯裡面的歌曲。「不插電」意在保持流行音樂純樸、真實的藝術靈性,崇尚高超精湛的現場表演技藝。《命運是你家》中描寫的男子,被大多Beyond歌迷認為是家駒一生的寫照。但93年的不插電演唱會中,黃家駒在演唱《命運是你家》之前,曾經講過這是黃貫中寫給香港「九龍皇帝」曾灶財的一首歌。
曾灶財,香港最著名的「瘋子」,著名到他在整個香港街知巷聞、家喻戶曉。撿垃圾為生的曾灶財,自封為「九龍皇帝」,花了大半生的時間在香港街頭揮毫塗鴉,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宣示他的「統治」和「權威」。曾灶財少年時代來到香港討生活,在這裡結婚生子,兩個女兒先後嫁到英國和荷蘭。他做建築工人的時候,腿被砸傷落下終身殘疾,走路一瘸一拐並且需要拐杖支撐。
內容未完結,請點擊「第2頁」繼續瀏覽。
上世紀50年代,依靠救濟金和撿垃圾為生的曾灶財,遇上了「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」,他賴以棲身的破屋,因為市政規劃被港英政府拆掉。那一年,曾灶財35歲。無處落腳的他回到老家廣東肇慶,整理祖先遺物時,偶然發現宗譜上記載:周朝時期,九龍地區是曾氏家族的封地!曾氏始祖乃周朝宰相,是他所居之秀茂坪的大山主,二世祖乃周朝附馬,獲賜港九作食邑。而他作為世襲罔替的曾氏子孫,是以對香港九龍擁有主權!這讓曾灶財如同發現新大陸般興奮不已。
在他看來,如果不是一百年前英國來犯我中華,清政府無能簽訂了割地賠款的《南京條約》,九龍城至今還是曾家的封地。食邑一方百姓,每天優哉遊哉的過著繼承人的生活,哪至於像現在這樣落魄街頭。這個嶄新的自我認識,讓曾灶財認為他抓住了千載難逢的絕佳「翻身」機會。帶著這份視若珍寶的宗族家譜返回香港,先是去找港英政府「維權」。按照他的說辭就是:祖輩留給他的九龍地區,在沒有任何賠償的情況下被掠奪。
螳臂當車的結局自然可想而知。憤懣之下的曾灶財自封為「九龍皇帝」,拿著毛筆和墨水走上街頭,揮毫塗鴉,一方面藉此宣洩心中不滿,另一方面宣示他對這片土地的主權。曾灶財的塗鴉內容由固定的格式和元素組成,按照族譜排序逐一列出先人字型大小,記載的封地歷史和範圍,「國王、國皇、曾、九龍」是其中最常出現的字眼。這位九龍皇帝偶有興之所至的時候,也會寫一些八卦奇談、坊間熱議的話題,令人莞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