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朗讀者》裡,江一燕登上央視,作為朗讀者讀了陳忠實的《晶瑩的淚珠》。
乍一看,這姑娘身上有一種教人舒服的氣質,溫和恬靜,不急不躁。
關鍵是知道關於她的故事之後,才真切體會到:所謂女神,是身體和靈魂都走在路上。
每當人們聽到「江一燕」這個名字,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就是她影視明星的角色。
《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》裡的溫和的周蒙。
以及《南京!南京!》裡那個勇敢、個性鮮明的江香君,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在大多數身處娛樂圈的明星,每天想著如何賺錢和拼人氣時,而她卻換上素衣素顏,抽身去廣西的大山裡當起了山區女教師,而且一堅持就是十年。
而打小就在城市裡生活的江一燕,平生第一次和廣西山區有交集,是因為拍戲。
2006年,江一燕去廣西巴馬縣東山鄉小嘎牙村拍一部文藝片。
腦海裡雖然也刻畫過那裡貧困的樣子,但當從大巴車上走下來,腳踩到土地上時,整個人還是有點懵的。
那是個特別原始的村莊,房子都是木條搭起來的,上邊是人住的,下邊是養豬的,土地貧瘠,沒有水源,只能靠天吃飯。
山路崎嶇得像是懸崖,拍戲基本就是爬山,但讓她最為震撼的是那幫每天翻山越嶺上學的孩子,他們大多是沒人管的留守兒童。
很多才5歲就要擔負起照顧弟妹的重任,需要一邊學習,一邊幫家裡洗衣、燒飯、撿柴。
這些孩子就像是夾縫裡生存的小草,但是卻想抓住生命裡的一絲微光,努力掙扎著生長。
村子裡幾乎沒有年輕人,老人都講方言,孩子們一幫人在一起總是顯得很快樂,但大多數時候卻非常孤獨、脆弱。
因為條件實在太簡陋,都沒有老師願意來,村寨裡有間幾坪的小教室都廢棄了,玻璃也沒了。
當看到這裡,江一燕萌生出一個想法──盡微薄之力去幫助這些孩子們。
從那以後,你就可以看到一個素衣素顏的80後姑娘,每天在大山裡和孩子們一起洗漱。
用粉筆給孩子上課。
抱著吉他教孩子們唱歌,帶著他們做保健操,課間一起做遊戲……而她就是江一燕。
體育課、手工課、音樂課、普通話課、生理衛生課,她樣樣都來,成了全能王老師。
實際上很多她都不擅長,比如手工。
「我可能是史上最笨的手工老師,因為剪一個東西可能要花上一個晚上,都不睡覺才能做好一個模型,第二天再去給孩子展示。」
江一燕願意為孩子們學這些東西,「在生活中是個有點懶惰的人,但是跟他們在一起就像是打了一針,永遠有用不完的能量。」
10年,江一燕每年都會從演藝圈抽身出來,留出一個多月的時間專門用來陪伴這些孩子。
每回去那裡之前,她都會想盡辦法給孩子們多籌集些物資,讓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更好一些。
但是她有個發現──愛有時比物質對孩子來說更重要。
「資上的東西給予孩子太多,可能並不是對他們最好的,最重要的是要在他們心裡播下一粒種子,一個愛的正能量的種子。」
就像是多年以前,章燕老師用愛在她心裡埋下一顆種子一樣。
章燕是江一燕小時候的舞蹈老師,在那期主題為「勇氣」的《朗讀者》節目中,江一燕提到她。
小時候江一燕的爸媽沒時間來接她,總是一個人孤獨地等在門口,每當這個時候,章老師就會把她帶到教師宿舍,說:「等我吃完飯,我送你回去。」
印象最深的是坐在老師自行車後面,看著老師的背影,覺得特別幸福。
孩子都渴望被愛,當他們覺得內心孤獨的時候,有一位老師付出哪怕再微小的關懷,都會感動孩子的心,讓她們快樂一整天。
因為章燕老師,性格內向的江一燕變得樂觀開朗,甚至影響到她後來的整個人生。
雖然那位老師因為白血病去世了,但是江一燕卻在她的影響之下,帶著舞蹈的夢想考上了舞蹈學院,才有了後來的演藝生涯。
而如今,江一燕化身「小江」老師,在今天以同樣的方式溫暖著大山裡的孩子,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性的反哺吧。
除了給孩子們上課,江一燕還會細緻入微地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。
這個有潔癖的處女座,和孩子們在一起,仿佛忘記了灰塵和泥土,給生病的孩子擦鼻涕,給寫字跑掉的孩子穿鞋,當孩子王陪孩子吃飯……
因為個人能力有限,她也會在網上招募老師跟她一起去上課。
同時出資100萬建立了爬行者成長基金,用來資助想上學的孩子。
但對她來說,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莫過於──堅持。
記得一次結束後江一燕要乘車離開,幾個小孩子為了挽留她,跟在車子後面,一直追、一直跑,車外的孩子們跑了很久,江一燕在車上一直哭到城裡。
從那次起,她就發現已經割捨不下這些孩子了。
「我想說江一燕你既然是去做這件事情了,真的不能隨隨便便給孩子們一次兩次改變。很多城裡的老師去了,去一次帶給孩子很多開心的東西就走了,孩子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,時間長了,一波又一波新的老師去了又走了,對孩子們心理上也是一種傷害。」這也是江一燕堅持這麼多年的原因。
一直默默做著這件事,直到後來這個短小的紀錄片曝光,人們才知道江一燕這個女明星多年低調地在山村教學的事。
外貌的美麗只有朝夕,內心的豐盈卻是永恆的。
這個優雅的姑娘,身體和靈魂一直都在路上。
陳道明曾為江一燕的書作序道:娛樂圈一邊是姹紫嫣紅開遍,一邊又是新人歡笑舊人愁,這其實沒什麼奇怪的,亙古如此,將來也不會有什麼改變……
韶光易逝,刹那芳華,皮相給你的充其量是數年的光鮮,但除此之外,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斷給你帶來優雅和安寧的力量。
不少演員費盡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樣子,我卻寧可你花更多的時間來涵養你的才情。
而這些年,江一燕也一直是這麼做的。
作為一個演員她看似有點不務正業,一邊演著電視劇,另一邊拍照卻拿了《國家地理》雜誌的攝影獎。
2015年11月,美國《國家地理》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頒獎典禮上,唯一一個屬於女攝影師的獎項,被江一燕捧走了。
一邊當著文藝青年,另一邊卻當起了公益人,舉辦起了公益攝影作品展。
不過正應了那句話:心中有什麼就能看到什麼,美麗的心靈才能看到美麗的世界。
從她的攝影作品裡,看出了愛和陪伴
當她旅行攝影作品以及山區志願的影像近50幅出現在人們的視野,她的攝影師和志願老師的身份才漸漸被更多人知道,她的美好內心也不斷地撞擊著許多人的心。
那次攝影作品展有多部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作品,最高拍賣價格高達20萬,而出售的參展作品所得款項,江一燕選擇全部注入她創立的「爬行者」助學基金,把錢都送給了想上學的孩子。
而在她所有的作品裡,最讓她珍視的也是這些在山區志願期間記錄下的難忘瞬間。
原因只有一個──愛,才是這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。
小時候接受了章燕老師細小的愛,那些細碎的溫暖就像種子在江一燕心裡生根發芽,如今長大了,她以「小江老師」的身份,將這些愛和溫暖反哺在了孩子們的身上。
劉嘉玲在一次真人秀節目也稱讚說:男人要娶就娶江一燕這樣的姑娘。
但是也曾有人困惑:「江一燕,你怎麼能堅持十年那麼久地給他們愛?」
「我不是堅持是享受啊。」「不是我給他們愛,我是在學習愛……有些東西不適應,就會想到孩子們也是沒有選擇的,他們就在那樣一個環境裡面,從出生開始就要學會面對很多東西,為什麼我不能?」
在爭奇鬥豔的娛樂圈裡,這麼簡單純粹的江一燕,可能不是最火的,但是她自由的靈魂,最暖的心靈,卻是能時時動人的。
真正的女神,她們有著自由的靈魂,最暖的心靈,能夠身體力行地堅持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,讓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。